我們都熟悉顯微鏡。我們幾乎接觸過學校實驗室。它可以幫助我們看到人類看不見的物品。這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實驗室設備。但如果不經常使用,仍然不了解其正確的使用步驟和整體結構。那么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是什么呢?讓我們向您介紹一下。
顯微鏡的結構及使用要求:
一.顯微鏡結構:
1.機械部分:鏡座.鏡臂.載物臺.壓片夾.物鏡轉化器.粗準焦螺旋.精確焦螺旋。
光學部分:目鏡.物鏡.聚光器.燈源。
二.使用顯微鏡:
1.拿顯微鏡時,用左手握住鏡臂,用左手托住鏡座,將顯微鏡放在試驗臺上,輕輕放在前面。
2.使用顯微鏡時,姿勢正確,睜開眼睛,觀察目鏡上下方向,調整上下目鏡之間的距離,使其與眼睛的距離一致,調整兩個目鏡的視線,使其重疊。
3.使用低倍鏡時,旋轉粗螺旋,適當減少載體平臺,然后旋轉物鏡轉換器,使低倍鏡對準鏡筒(對準時有輕微卡住感),打開光圈。如果視線太亮或太暗,可以調整電光源的強度,直到視覺亮度合適。
在尋找圖像時,首先向上覆蓋玻璃的切片標本,放在載體平臺上,標本對準載體平臺的圓孔,用切片夾固定,然后旋轉粗焦螺旋,調整鏡子與標本之間的距離,直到看到圖像。
4.使用高倍鏡時,首先在低倍鏡下找到需要放大觀察的結構,移動到視線中心,然后更換高倍鏡,然后稍微旋轉細螺旋,看到圖像。
以上內容介紹了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。根據成像原理,顯微鏡可分為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。每個不同的顯微鏡都有不同的結構和功能。我們必須掌握它的知識并正確使用它。